August 2025
如何提升臺灣運動產業發展?從運動產業發展條例修正觀之
運動產業一直是各國競爭力象徵的領域,過去臺灣對於運動產業大多著重在運動用品、器材製造業,並且在全球享有極高的品質聲譽及市場地位。近年來,我國更積極發展在運動賽事、經紀、行銷及觀光等層面,但由於過去在相關領域投入的業者及資源並不充足,發展上仍頗有受限,因此政府轉而透過法規制度、政策上鼓勵更多企業注資於運動產業。
事實上,隨著全球大型運動賽事熱烈舉行,如奧運、世界足球及棒球等賽事,企業透過贊助方式,提升品牌曝光度與好感度非常有成效,因此與體育行銷的連結日益緊密。著名案例,如在2024年巴黎奧運中,可口可樂、VISA、LVMH集團等國際品牌無不積極投入贊助,不僅提升企業形象,也展現對運動價值的支持。這股趨勢不只出現在國際舞台,台灣企業對本土運動發展的參與愈趨積極,如2024年巴黎奧運中,台灣羽球、桌球、舉重、高爾夫與射箭等選手亦獲得金融業者贊助支持,後續業者也持續與運動選手進行代言合作,達到雙贏局面。
在政策面,除了地方政府積極建設體育賽事場館、爭取在台灣舉辦國際賽事,以吸引運動觀光產業外。也透過相應修法,讓企業對體育的支持亦獲得稅務上鼓勵,包含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第26條第1項明定,企業培養支援運動團隊或運動員,其捐贈金額可在辦理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時列為費用,減輕企業稅負。
2025年7月,該條例進一步修正,重點包含:
1. 新增第26條第1項第6款:營利事業辦理經教育部認可促進全民運動發展之運動賽事,得依所得稅法第36條規定,將其捐贈列為當年度費用辦理申報。藉此鼓勵企業舉辦或協辦運動活動,擴大運動參與。
2. 修正第26條之2第2項、第3項:企業對教育部認可之職業或業餘運動賽事之捐贈,抵稅幅度由原先150%提升至175%,強化捐贈誘因。
本文肯認透過稅務優惠來提升運動產業的發展。另外,本文認為除稅務優惠外,未來亦可考慮將企業對運動產業之投入納入公司治理評鑑指標,肯定其社會價值,進一步推動企業支持體育之正向循環,以實踐社會責任。
事實上,隨著全球大型運動賽事熱烈舉行,如奧運、世界足球及棒球等賽事,企業透過贊助方式,提升品牌曝光度與好感度非常有成效,因此與體育行銷的連結日益緊密。著名案例,如在2024年巴黎奧運中,可口可樂、VISA、LVMH集團等國際品牌無不積極投入贊助,不僅提升企業形象,也展現對運動價值的支持。這股趨勢不只出現在國際舞台,台灣企業對本土運動發展的參與愈趨積極,如2024年巴黎奧運中,台灣羽球、桌球、舉重、高爾夫與射箭等選手亦獲得金融業者贊助支持,後續業者也持續與運動選手進行代言合作,達到雙贏局面。
在政策面,除了地方政府積極建設體育賽事場館、爭取在台灣舉辦國際賽事,以吸引運動觀光產業外。也透過相應修法,讓企業對體育的支持亦獲得稅務上鼓勵,包含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第26條第1項明定,企業培養支援運動團隊或運動員,其捐贈金額可在辦理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時列為費用,減輕企業稅負。
2025年7月,該條例進一步修正,重點包含:
1. 新增第26條第1項第6款:營利事業辦理經教育部認可促進全民運動發展之運動賽事,得依所得稅法第36條規定,將其捐贈列為當年度費用辦理申報。藉此鼓勵企業舉辦或協辦運動活動,擴大運動參與。
2. 修正第26條之2第2項、第3項:企業對教育部認可之職業或業餘運動賽事之捐贈,抵稅幅度由原先150%提升至175%,強化捐贈誘因。
本文肯認透過稅務優惠來提升運動產業的發展。另外,本文認為除稅務優惠外,未來亦可考慮將企業對運動產業之投入納入公司治理評鑑指標,肯定其社會價值,進一步推動企業支持體育之正向循環,以實踐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