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017

證監會修改關於股票發行的相關規章(中國大陸)

翁立岡 律師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於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新版《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第121號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122號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第123號令),針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制度,主要有下面三個方面的修改:
一、放寬發行條件。《第122號令》針對在滬深A股主機板上市,《第123號令》針對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皆刪除IPO時,監管單位對上市企業,有關獨立性及募集資金運用方面的審查規範。並皆改由發行人應當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已達到發行監管對公司獨立性的基本要求。這應是為IPO「核准制」轉為「註冊制」相關法規修改的重要配套規定。
二、限制網下詢價和配售。依照《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IPO定價有“通過向網下投資者詢價”(網下詢價)及“通過發行人與主承銷商自主協商直接定價”(直接定價)兩種主要方式,新版辦法第4條增加了“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2000萬股(含)以下且無老股轉讓計畫的,應當通過直接定價的方式確定發行價格。”第9條增加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採用直接定價方式的,全部向網上投資者發行,不進行網下詢價和配售。”等規定。一般認為,新規主要限縮以往網下詢價和配售價格的灰色地帶,更多保障一般投資大眾,能以公平的價格在網上平臺申購股票。
三、申購時無需預繳資金。有鑒於以往投資者在申購新股時,尚未獲配售前,投資人即需繳付申購資金,往往造成市場上相當一筆資金被凍結,影響股市的流動性,造成股價不正常的波動,新版《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明確:網下和網上投資者在申購時無需繳付申購資金,待獲得配售後,再按時足額繳付認購資金。並相應增加“網上投資者連續12個月內累計出現3次中簽後未足額繳款的情形時,6個月內不得參與新股申購。”的規定作為配套。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已於2015年12月27日通過決定,授權國務院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正式修改前,可以調整適用有關規定,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故後續國務院及證監會的有關證券發行法規修改,還有待密切觀察。

The contents of all materials (Content) available on the website belong to and remain with Lee, Tsai & Partners.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by Lee, Tsai & Partners, and the Content may not be reproduced, downloaded, disseminated, published, or transferr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xcept with the prior permission of Lee, Tsai & Partners.  Th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is not offered as legal or professional advice on any particular issue or case.  The Content may not reflect the most current legal and regulatory developments.

Lee, Tsai & Partners and the editors do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f the Content and expressly disclaim any and all liability to any person in respect of the consequences of anything done or permitted to be done or omitted to be done wholly or partly in reliance upon the whole or any part of the Content. The contributing authors’ opinions do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Lee, Tsai & Partners. If the reader has any suggestions or questions,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Lee, Tsai & Partners.

作者

Katty
Ka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