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019

是否符合公證法第13條第1項第4款規定約定非供耕作或建築為目的之租用土地屆期未返還土地時得強制執行 應視租賃物使用目的及契約內容而定 (台灣)

2018.12.10
洪堃哲 律師

司法院民事廳於民國107年12月10日作成廳民三字第1070031456號函釋(下稱本號函釋)說明,關於依公證法第13條第1項第4款規定,將約定非供耕作或建築為目的之租用土地,於期限屆滿未返還土地時強制執行之適用疑義。

按公證法第13條第1項第4款規定,租用土地約定非供耕作或建築為目的者,得由公證人於公證書記載「期限屆滿未返還土地者,應逕受強制執行。」,本號函釋指出,上開條文目的是在限定承租人之使用目的,避免土地交還時之困擾。至土地是否供耕作或建築為目的,應視租賃物使用目的及契約內容而定。

本號函釋進一步說明,依「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貨運服務總所○○貨運服務所土地租質契約」(以下稱契約)第15條第6款第4目:「不得擅自在租賃標的物上新建、增建、改建、修建建築改良物、建造(設置)雜項工作物或其他設施。……如乙方(承租人,下同)擅自新建、增建、改建、修建建築改良物、建造(設置)雜項工作物或其他設施,經甲方(出租機闕,下同)查核認於甲方及公益並無重大損害,准予乙方補申請建築執照……。」及同條第8款:「乙方如須興建建築物或設置簡易性設施,應在不影響本局站場營運安全及觀瞻原則下,事先繪製圖說並檢附書面相關資料向甲方提出申請,經甲方同意後……興建……。」等約定內容,雖原則禁止承租人將租賃土地作為建築使用,然未排除出租機關於查核後允承租人建造(設置)之可能性。如租用土地約定供建築為目的,即不符公證法第13條第1項第4款之要件,縱附加承租人未依約返還土地應逕受強制執行之約款,日後仍有無法強制執行之虞。

本網站上所有資料內容(「內容」)均屬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所有。本所保留所有權利,除非獲得本所事前許可外,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以任何方式重製、下載、散布、發行或移轉本網站上之內容。

所有內容僅供作參考且非為特定議題或具體個案之法律或專業建議。所有內容未必為最新法律及法規之發展,本所及其編輯群不保證內容之正確性,並明示聲明不須對任何人就信賴使用本網站上全部或部分之內容,而據此所為或經許可而為或略而未為之結果負擔任何及全部之責任。撰稿作者之觀點不代表本所之立場。如有任何建議或疑義,請與本所聯繫。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