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019

收取代价而将金融账户交予他人自由使用 却未为进一步查证用途者 应认有帮助诈欺之不确定故意(台湾)

孙煜辉 律师

台湾高等法院于民国108年4月16日作成108年度上易字第53号刑事判决(下称本号判决)指出,收取代价而将金融账户交予他人自由使用,却未为进一步查证用途者,应认有帮助诈欺之不确定故意。

本号判决事实为被告于网站上看到最快3日内可领新台币(下同)3万元以上现金之招人广告,并以通讯软件LINE与对方联系,得悉可藉由提供金融账户牟利,其情形为每提供1账户,每月可赚取3万元报酬,每人最多能提供7本账户,每月共可赚取21万元报酬后,提供其账户存折、提款卡及密码(均已先依指示变更),以交货便店到店之方式,寄交予真实姓名年籍不详之人,该人于取得上开帐户资料后,随即转交所属之诈骗集团使用,该诈骗集团成员即意图为自己不法之所有,分别为诈欺行为,故以帮助诈欺起诉。

本号判决指出,被告已年满25岁,且依被告自述其从事过美发业及自助餐、火锅店等餐饮服务业,可仍有一般生活经验,则被告对于他人愿以每1账户每月3万元之高额代价租用开户并无何等限制之账户,且征求之账户数目甚多,该征求账户者之真正用途究竟为何,是否系为将该等账户作为不法财产犯罪所用以规避查缉,绝无不起疑心之理,讵被告竟未为进一步询问或查证,即任意将其所有多达3个金融账户之存折、提款卡及密码寄交予他人,容任他人自由使用,其主观上显然具有纵取得该等账户存折、提款卡及密码之人以之为诈欺取财工具,亦不违背其本意之不确定故意甚明等理由,仍判决帮助犯诈欺取财罪,处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罚金,以新台币壹仟元折算壹日。

本网站上所有资料内容(「内容」)均属理慈国际科技法律事务所所有。本所保留所有权利,除非获得本所事前许可外,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以任何方式重制、下载、散布、发行或移转本网站上之内容。

所有内容仅供作参考且非为特定议题或具体个案之法律或专业建议。所有内容未必为最新法律及法规之发展,本所及其编辑群不保证内容之正确性,并明示声明不须对任何人就信赖使用本网站上全部或部分之内容,而据此所为或经许可而为或略而未为之结果负担任何及全部之责任。撰稿作者之观点不代表本所之立场。如有任何建议或疑义,请与本所联系。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