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018

懲罰性賠償金未明示於契約之內 除證明兩造確已同意 否則不得僅依職權命令或行政規則遽認兩造已有意思表示合致而為契約之一部(台灣)

2018.8.29
闕立婷 律師

最高法院於民國107年8月29日作成106年度台上字第81號民事判決(下稱本號判決)指出,懲罰性賠償金未明示於契約之內,除證明兩造確已同意,否則不得僅依職權命令或行政規則遽認兩造已有意思表示合致而為契約之一部。

本號判決事實為本件兩造簽署圖像資料庫契約,於契約屆滿後,被告仍繼續授權15家客戶繼續使用,應屬違約,並依文創產品管理規定,請求其給付按權利金10倍計算之懲罰性賠償金。原審判決認定系爭契約第15條第6項已明定:本契約未載明之事項,依政府採購法及民法等相關法令。而文創產品管理規定為文創法第21條授權訂頒之法規命令,自為系爭契約之一部,因權利金10倍之賠償金尚屬過高,應酌減為3倍為判決,被告不服提起上訴。

本號判決指出,違約金雖不以訂定書面為必要,然仍須經兩造意思表示合致,始得拘束雙方。尤以懲罰性違約金,性質上為違約之制裁,更應有明確之合意。文創產品管理規定既未明示於系爭契約第15條第6項之內,亦未作為系爭契約附件,則除非原告舉證證明兩造確有將當時尚無法規命令效力,而屬原告依其職權執行法律所訂頒之文創產品管理規定,作為契約一部之合意,或被告就該懲罰性賠償金已為同意,自難依該不當然具外部法規範效力之職權命令或行政規則,遽認兩造就此已有意思表示合致而為契約之一部。本號判決進而認定原審逕以兩造自91年起即有合作開發關係,認依「交易常情」,可認被告應知悉文創產品管理規定為系爭契約之法令依據一節,其推論亦乏所據,此部分予以廢棄發回更審。

本網站上所有資料內容(「內容」)均屬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所有。本所保留所有權利,除非獲得本所事前許可外,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以任何方式重製、下載、散布、發行或移轉本網站上之內容。

所有內容僅供作參考且非為特定議題或具體個案之法律或專業建議。所有內容未必為最新法律及法規之發展,本所及其編輯群不保證內容之正確性,並明示聲明不須對任何人就信賴使用本網站上全部或部分之內容,而據此所為或經許可而為或略而未為之結果負擔任何及全部之責任。撰稿作者之觀點不代表本所之立場。如有任何建議或疑義,請與本所聯繫。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