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20

默示代理權的授與,仍須表意人之舉動或其他間接事實,與授與代理權之事項間具相當關連性(台灣)

陳禎憶 律師

最高法院於108年11月28日作成107年度台上字第2441號判決(下稱本號判決),表示默示的授與代理權,仍須表意人之舉動或其他間接事實,以與授與代理權之事項,具相當之關連性為必要條件。

本號判決之事實為,被上訴人主張,其自101年1月間起至同年7月間止,陸續以採購單向上訴人訂購電腦印刷電路板(下稱系爭PCB),被上訴人已全數交貨,被上訴人尚欠貨款未付,依買賣之法律關係,請求被上訴人給付積欠貨款之判決。被上訴人則抗辯,其係與訴外人A公司交易,上訴人僅係A公司所指定收受貨款之使用人,非系爭PCB買賣契約之當事人,無權請求被上訴人給付貨款。

本號判決指出,從民法第167條規定之意旨,可知代理權之授與,應向代理人或向代理人對之為代理行為之第三人,以意思表示為之。此項意思表示,縱使不以明示為限,然默示的授與代理權,仍須表意人之舉動或其他情事等之間接事實,與授與代理權之事項,具相當之關連性為必要。

本號判決進而表示,訴外人A公司係上訴人之系爭PCB供應商,B為A公司之董事,其因被上訴人爭執系爭PCB有瑕疵,而於101年8月15日與被上訴人開會,並於同年月20日提供標示「OO」主機板會同被上訴人之人員前往訴外人C公司進行切片分析,則上訴人是否有向B或被上訴人表示授權B代理其處理系爭PCB 瑕疵爭議事項?或上訴人有何舉動或其他情事,可認其有授權B處理上開事項?上述問題攸關B所為上開行為是否代理上訴人為之,而對上訴人發生效力,自應予以究明。乃原審未詳加調查,逕謂B係上訴人之代理人,已有可議。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違背法令,求予廢棄,非無理由。

本網站上所有資料內容(「內容」)均屬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所有。本所保留所有權利,除非獲得本所事前許可外,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以任何方式重製、下載、散布、發行或移轉本網站上之內容。

所有內容僅供作參考且非為特定議題或具體個案之法律或專業建議。所有內容未必為最新法律及法規之發展,本所及其編輯群不保證內容之正確性,並明示聲明不須對任何人就信賴使用本網站上全部或部分之內容,而據此所為或經許可而為或略而未為之結果負擔任何及全部之責任。撰稿作者之觀點不代表本所之立場。如有任何建議或疑義,請與本所聯繫。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