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征机关在纳税义务人已于裁罚核定前补申报并补缴税款者 应叙明其已斟酌于核定前补申报并补缴税款等裁量理由 否则即属裁量怠惰而违法 (台湾)

2017.9.14
郑亦珊 律师

最高行政法院于民国106年9月14日作成106年度判字第492号判决(下称本号判决)指出,稽征机关在纳税义务人已于裁罚核定前补申报并补缴税款者,应叙明其已斟酌于核定前补申报并补缴税款等裁量理由,否则即属裁量怠惰而违法。

 

本号判决事实为原告就民国101年度综合所得税结算申报,经被告查获其出售非上市上柜公司股票所得,却未依基本税额条例计算申报所得,经审理违章成立,按应补税额外并处以1倍之罚款。原告就罚款处分不服,循序提起行政诉讼,经原审判决败诉,原告不服提起上诉。

 

本号判决指出按裁罚倍数参考表(含使用须知)乃财政部对所属税捐稽征机关,关于对税务违章案件为处罚行使裁量权事项,而订颁之裁量基准。根据该裁罚倍数参考表在诸多税目,对纳税义务人漏税违章后,有「以书面或谈话笔录中承认违章事实,并愿意缴清税款及罚款」或「裁罚处分核定前已补申报,并已补缴税款」等相类情事时,均有比无此情形者为较轻之裁罚规定。特别是「裁罚处分核定前已补缴税款」之情形,国库及早收取税款,有利于国库资金调度,裁罚倍数参考表予以较轻之裁罚,具有妥当性,符合法规授与裁量权之目的。然在违反所得基本税额条例第15条第2项规定之漏税违章案件,却未将此列为裁量审酌事项,则税捐稽征机关在具体案件纳税义务人已于裁罚处分核定前补申报,并已补缴税款者,稽征机关为裁罚,无论是依裁罚倍数参考表规定为裁罚,抑或减轻,均应于审查报告中叙明其已斟酌包括纳税义务人已于裁罚处分核定前补申报,并已补缴税款等情事之裁量理由,否则即有裁量怠惰,属滥用裁量权限而违法。

 

本号判决并据此认定,原告于被告作出裁罚钱,以补申报并补缴税款,且申请复查时已提出主张,原审判决对此并未审酌有适用法规不当等理由,废弃原审判决发回更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