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许可成立借名契约,将影响保险人对保险风险及利益之评估,以保险契约作为借名契约之目标,该借名契约应认为违反公共秩序而无效(台湾)

游淑君 律师

台湾高等法院于108年12月11日作成108年度上字第228号判决(下称本号判决),否定当事人依据借名契约主张保险契约之利益。

本号判决之事实为,双方之叔父甲于103年间,将其所有土地及建物,以280万元出售予被上诉人,并以欲申请中度残障补助为由,征得被上诉人同意,由被上诉人出名担任要保人及被保险人,而以上开买卖价金中之220万元,向保险公司投保月月享利变额年金保险,其等间就系争保险有借名契约关系存在。又甲于107年1月9日表示其死亡后欲将系争保险赠与上诉人,与上诉人成立死因赠与契约,甲并将系争保险借名关系终止后对被上诉人请求返还之债权让与上诉人。后甲于107年1月17日死亡。上诉人主张,死因赠与契约生效,甲与被上诉人间就系争保险之借名关系亦已消灭,被上诉人在此之前,于106年11月间解除系争保险而领取解约金共220万元,则上诉人得类推适用民法第541条第2项及依债权让与之法律关系,请求被上诉人予以返还。

本号判决指出,按民法第72条规定,法律行为有背于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者,无效。所谓有背于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指法律行为有背于国家社会之一般的要求或利益,或社会一般道德观念之情形。至于是否违反公序良俗,应就法律行为之内容、附随情况,及当事人之动机、目的及其他因素综合判断。另按保险法所称要保人,指对保险目标具有保险利益,向保险人申请订立保险契约,并负有交付保险费义务之人,故仅要保人对保险利益有处分权限。再者,因保险契约涉及保险利益之有无以及道德风险,如许可成立借名契约,将影响保险人对保险风险及保险利益之评估。保险制度之正常运作与否对社会金融秩序有巨大之影响,若保险人错误评估保险风险,致不当理赔或保险给付、保险费之收取,均将影响社会金融秩序,是若以保险契约作为借名契约之目标,该借名契约应属违反公共秩序而无效。

因此,纵甲确曾与被上诉人约定借被上诉人之名投保系争保险,该借名契约应认违反公共秩序而无效。况甲借被上诉人之名义投保系争保险,系为日后申请残障津贴预为脱产之举,由上诉人所主张甲借名之动机及目的,亦有违公序良俗而难认借名契约有效。又如甲与上诉人间就系争保险确有存在死因赠与契约,因甲就系争保险并无处分权,上诉人自无由依其与甲间之死因赠与契约对被上诉人就系争保险有何主张。上诉人依与甲之死因赠与契约,请求被上诉人给付系争保险可得之利益,自无理由。